回想曲之
黄河钢琴协奏曲

文 · 潘耀田


《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钢琴协奏曲》如今已成为华人世界的经典音乐了。尤其是《黄河大合唱》,别的地方不讲,在新加坡几乎每年都有演出。为什么新加坡华人对这部合唱曲有如此认同感?我想首先它和新加坡五、六十年代的政治以及华文源流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再者,作曲者冼星海和新加坡也有一定的渊缘——早年他曾经在新加坡养正学校念过书。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的三、四十年代。而《黄河钢琴协奏曲》则是于文革后期由当时的中央乐团集体创作(改编?),两曲面世时间相距三十多年。在记忆中,《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钢琴协奏曲》好像都是在同一时期接触到的。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听的都是十寸的单声道中国黑胶唱片。当时可以找到的大合唱录音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旧唱片,而钢琴协奏曲则让我们赶上第一版新鲜出炉的唱片。当年这张唱片和《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一样是禁片。唱片封面上印上醒目的烫金“黄河”字样,彩色封面照片里的殷承宗(当时奉江青之命改名为殷诚忠)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模样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四个乐章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以西洋经典协奏曲的标准来看算是短小精悍,全曲长度不超过二十分钟。除了主要的原合唱曲旋律之外,无论曲式、和声、配器以至钢琴演奏的技巧风格几乎无一不显露了受西洋古典音乐的明显影响。此曲在美国首演时引来乐评家幽默的评论,评曰:“此曲声称为集体创作,我猜这个创作委员会里一定包括了格里格(Grieg),李斯特(Liszt)和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v)等浪漫派作曲家……”。虽然评论并不特别友善,但也反映了一些实情,所以听这首音乐时往往带着回忆的感情而不是职业性的判断取舍。从第一版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听起,至今已听过多个不同的录音。其中包括了当年访华的费城管弦乐团、国民爱乐乐团(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石叔诚与中国中央乐团,以及殷承宗后来和捷克爱乐乐团合作的录音。虽然后来的录音素质都远比第一版强,但若论演奏则无论在音乐感、时代感的。


激情和凌厉的钢琴演奏技巧,由殷承宗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协奏的第一版肯定都超越了后来所听过的录音。我觉得像《黄河钢琴协奏曲》这类时代背景强烈的音乐,特别需要有身历其境现身说法的演奏。因为时代除了赋予音乐生命力以外,往往还提供了种种不可或缺的条件。例如全体演奏者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因此,一旦情境转变,感情、色彩以至原动力都相应消减了,更不必说有些版本把第四乐章高潮的《东方红》旋律改掉的“恶行”!这除了大煞风景之外,简直就像是在修改历史和破坏文物。而《黄河钢琴协奏曲》是文革副产品之一,殷承宗是当年“当红”人物。不单只是《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首演者,还实际上参与了有关乐曲的“创作”工作。讲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如今殷承宗先生其实就是当年文革遗留下来的活“文物”!

遗憾的是现在听第一版录音(雨果出版)时总觉音质太差!(连比它更早沈榕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录音都还不如)是CD翻录的问题还是原母带已受损?总之无法寻回当年第一次听黑胶唱片的感觉!

 

>> 回顶端